引言:是诊断学的头颈部检查部分的笔记噢


# 概况

  1. 头部及器官是检查者最先和最容易见到的部分
  2. 除了头颈部本身疾病的体征可在头颈部表现出来外,全身其他系统疾病的体征也可在头颈部表现

# 头发和头皮

# 头发

  • 注意颜色、疏密、脱发的类型和特点等

# 头皮

  • 分开头发,观察头皮的颜色、头皮屑、头癣、外伤、血肿及疤痕等

# 脱发的原因

  • 物理与化学因素:放射治疗、化疗药物等
  • 疾病:斑秃、伤寒、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 头颅

  1. 视诊:应注意大小、外形改变和异常活动情况
  2. 触诊:用双手仔细触摸头颅的每一个部位,了解其外形,有无压痛和异常隆起
  3. 头颅的大小:
    1. 用头围衡量
    2. 用软尺自眉间绕到颅后通过枕骨隆突
    3. 方颅: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呈正方形,见于小儿佝偻病先天性梅毒
    4. 落日现象: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见于脑积水
头颅异常原因
1小颅囟门过早闭合:常伴有大脑发育不全、智力障碍
2尖颅Apert 综合征:先天性尖颅并指(趾)畸形(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缝合)
3方颅小儿佝偻病或先天梅毒
4长颅Manfan 综合征及肢端肥大症
5巨颅脑积水:顶、颞、枕部突出膨大呈圆形;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出现落日现象
6变形颅畸形性骨炎:以颅骨增大变形为特征,伴有长骨的骨质增厚与弯曲

# 颜面及其器官

#

  1. 眼检查包括四部分:外眼、眼前节、内眼、视功能
    1. 外眼检查:眼睑、泪器、结膜、眼球位置、眼压检查
    2. 眼前节检查:角膜、虹膜、巩膜、瞳孔
    3. 内眼:即眼球后部,包括玻璃体和眼底,需用检眼镜在暗室内进行
    4. 视功能的检查:包括视力、视野、色觉和立体视的检查等
  2. 眼眉
    1. 正常人眉毛的疏密相同,一般内侧与中间部分比较浓密,外侧部分比较稀
    2. 外侧 1/3 眉毛过于稀疏或脱落,见于粘液水肿(甲减)、腺垂体功能减退、麻风病
    3. 小片眉毛脱落可见于梅毒
  3. 眼睑
    1. 睑内翻:由于瘢痕形成使睑缘向内翻转,见于砂眼
    2. 上睑下垂
      1. 双侧睑下垂: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
      2. 单侧上睑下垂:多为动眼神经麻痹所致,见于脑炎脑外伤鼻咽癌
    3. 眼睑闭合障碍
      1. 双侧眼睑闭合障碍: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2. 单侧眼睑闭合障碍:见于面神经麻痹
    4. 眼睑水肿:因眼睑组织疏松,许多疾病引起水肿都可在眼睑表现出来。常见原因有:肾炎营养不良血管神经性水肿
    5. 注意有无包块、压痛、外翻、倒睫等
  4. 结膜
  5. 巩膜
    1. 巩膜呈不透明,血管极少,呈瓷白色
    2. 巩膜黄染
      1. 黄疸
      2. 中老年:在内眦部可出现黄色斑块,为脂肪沉着,呈不均匀分布可与黄疸鉴别
      3. 血液中的其他黄色素增多如胡萝卜素等,黄染一般只出现于角膜周围
  6. 虹膜:
    1. 为眼球葡萄膜的最前部分,呈圆盘形,中央有瞳孔
    2. 虹膜内有瞳孔括约肌与扩大肌,能调节瞳孔的大小
    3. 正常虹膜纹理呈放射性排列,周边呈环状排列
    4. 纹理模糊或消失:见于炎症水肿
    5. 虹膜形态异常或有裂孔:见于虹膜前粘连、外伤、先天性虹膜缺损
  7. 瞳孔
    1. 瞳孔是虹膜中央的小孔,正常直径 3~4mm2~5mm
    2. 瞳孔缩小 (瞳孔括约肌收缩),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1. 瞳孔扩大 (瞳孔扩大肌收缩),由交感神经支配
    3. 检查瞳孔时应注意其形状、大小,两侧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及调节反射
  8. 视功能
    1. 双侧偏盲见于视交叉以后的中枢病变
    2. 单眼不规则视野缺损见于视神经和视网膜病变
  9. 眼球
    1. 眼球突出
      • 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 单侧眼突出:多由局部炎症或框内占位性病变所致,偶见于颅内病变
    2. 眼球下陷:脱水、Horner 综合征
    3. 眼球运动:颅脑外伤、肿瘤、感染、脑血管病变
    4. 眼压:可采用指测法和眼压测量法

#

  1. 耳是听觉和平衡器官,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2. 外耳道:注意有无红肿、分泌物、流血、溢脓等
    1. 外耳道局部红肿,耳屏有压痛:见于外耳道疖肿
    2. 外耳道流血或脑脊液:见于颅底骨折中耳肿瘤
    3. 外耳道有桨液或脓性分泌物:见于外耳道炎中耳炎

#

  1. 鼻外观:检查时注意其形态、皮肤颜色
  2. 鼻异常观
  3. 鼻腔检查

#

  1. 口的检查包括口唇、口腔粘膜、牙齿、牙龈、舌、咽喉、口腔空气
  2. 牙齿疾病应该标明所在部位

# 咽和扁桃体

  1. 咽分为三部分:鼻咽、口咽、喉咽
  2. 扁桃体增大的分度:
    • Ⅰ度 :不超过咽腭弓者
    • Ⅱ度 :超过咽腭弓者
    • Ⅲ度 :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
  3. 腮腺:耳屏、下颌角及颧弓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注意有无肿大和压痛
    • 腮腺导管:颧骨下 1.5cm ,横过咀嚼肌表面,开口相当于上颌第二磨牙对侧的粘膜上,注意导管口有无分泌物

# 颈部体格检查

# 外形与分区与姿势与运动

# 皮肤与包块与颈部血管

  1. 颈静脉怒张: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 的下 2/3 以内。若取 30°~45° 的半卧位时颈静脉充盈程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最常见于 右心衰竭 、 缩窄性 心包炎

# 甲状腺

  1. 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呈蝶状紧帖在气管的两侧,部分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
  2. 在做吞咽动作时可上下移动,借此可与颈前其他包块鉴别
  3. 甲状腺肿大可分为三度:
    • Ⅰ度 :不能看到肿大但能触及者
    • Ⅱ度 :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 Ⅲ度 :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4. 听诊:当甲状腺肿大时,用钟型听诊器直接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如能听到低调的连续性血管杂音,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很有帮助

# 气管

  • 检查体位与手法:被检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伸直状态,医生面对被检者,以示指及环指分别置于左右胸锁关节上,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位于示指和环指中间
  • 两侧距离不等则表示气管有移位。根据气管的偏移方向,可判断病变的位置
  • 气管推向健侧: 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
  • 气管拉向患侧: 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粘连肥厚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