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是诊断学的心律失常 I 部分的笔记噢[1]
# 窦性心律基窦性心律失常
#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 静息心率正常范围:60-100 次 / 分 (男性:50-95 次 / 分; 女性:55-95 次 / 分)
- P-R 间期:0.12-0.2s
- P 波在 I、II、aVF、V4-V6 导联直立,在 aVR 导联倒置
# 窦性心动过速
- 心律频率 > 100 次 / 分
- 窦性 P 波
- PR 间期正常或相应缩短
- 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失血、拟肾上腺药物作用等情况
# 窦性心动过缓
1. 心律频率 < 60 次 / 分(40-60)
2. 窦性 P 波
3. PR 间期正常
4. 见于老人、运动员(正常);窦房结功能障碍、甲减、服用 β- 受体阻滞剂等情况
# 窦性心律不齐
- 同一导联 PR 间期差异 > 0.12s
- 节律不整
- 窦性 P 波
- 常见一类: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 P-R 间期在 0.12-0.2s 之间发生长短变化
- 同一导联心律随快慢呼吸变化(吸气时,心律加快;呼气时,心律减慢)
- P 波振幅出现大小不同的变化(P 波高 ———— 窦房结头部;P 波低 ———— 窦房结尾部)
# 窦性停搏
- 较长时间无 P 波出现,且长 PP 间距与正常 PP 间距不成倍数关系
- 窦性停博后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
- 明显而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心律 <50 次 / 分,阿托品试验阴性
- 窦性停博或窦房阻滞
- 慢 - 快综合征:窦缓和房性快速心律交替发作
- 双结病变:窦房结、房室交界区均病变
# 逸搏与逸搏心律
逸博(1-2 个);逸博心律(连续 3 个以上)
# 交界性逸搏心律
- 最常见逸搏心律
- 心律 40-60 次 / 分,慢而规则
- QRS 波群呈交界波动特征
# 房性逸搏心律
- 心律 50-60 次 / 分,略低于窦房结
- P-R 间期 >0.12s
# 室性逸搏心律
- 心律 20-40 次 / 分,慢而规则,也可十分不规则
- 宽大畸形的 QRS 波
- P-R 间期 >0.12s
感谢 w 同学提供的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