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是药理学的名词解释 I 练习噢
# 开始咯!
# 药物
药物(drugs):药物是指能够影响机体器官功能及代谢活动并用于治疗、诊断和预防疾病的化学物质。
# 药理学
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毒物对机体作用的道理,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 曲线下面积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指由时量曲线与坐标横轴围成的面积,它与进入体内的药物的总量成正比。
# 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是指药物经血管外 (extravascular, ev) 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百分数。
# 消除速率常数
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Ke):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分量,其数值为常数。
# 药物半衰期
药物半衰期(half-life,t1/2):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 清除率
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CL):是肝肾和其他器官的药物清除率的总和,即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的药物被清除干净,单位为:L・h-1。
# 稳态血药浓度
稳态血药浓度(Css):在恒量恒速多次给药 5 个 t1/2 后,给药量与消除量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的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 负荷剂量
负荷剂量(loading dose):在需要立即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而快速起效时所给与的特定剂量。
# pKa
pKa:是指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 50% 解离时溶液的 pH。
# 首过效应
首过效应:多数药物经口服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因经过肝脏的药物代谢酶系统的灭活代谢。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这个过程称为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或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
# 最小有效浓度
最小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MEC):是指药物产生反应的最小浓度,其是药物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之一。
# 达峰浓度
达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是指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血浆或组织药物浓度,Cmax 通常与药物剂量成正比。药物的达峰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药物吸收的程度,可间接地反映药效产生的强弱。
# 生物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life):是指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 血浆半衰期
血浆半衰期(plasma half-life,t~1/2`):是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也称为药物的消除半衰期。
# 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是理论上或计算所得的表示药物应占有体液的容积。其单位以 L 或 L/kg 表示。可用来估算血容量及体液量,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性或与组织结合的程度,根据药物分布容积调整剂量。
# 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是指血管外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相对分量或百分数,一般用吸收百分率或分数表示。生物利用度是药动学和生物药剂学的一项重要参数,是评家药物制剂质量和药物生物等效的重要指标,也是选择给药途径的重要依据。
# 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符合用药目的,能产生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理效应称为治疗作用。治疗作用根据用药目的不同可分为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和补充治疗。
# 最大效应
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Emax):指药物效应达到最大,曲线形成平台,此后继续增大剂量时效应不再增大,该药物的最大效应又称效能。
# 半最大效应浓度
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 of maximal effect,EC50):是指能引起 50% 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
# 效价强度
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不同药物引起相等药物效应时所用的药物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 半数有效量
半数有效量(50% effective dose,ED50):是指能使 50% 个体产生某一治疗作用阳性效果的剂量。
# 半数致死量
半数致死量(50% lethal dose,LD50):是指能使 50% 动物产生死亡的剂量。
# 治疗指数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通常用药物的 LD50/ED50 值表示,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 TI 值越大,药物的安全性越大。
# 安全范围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指用 LD5∕ED95 的比值或 LD1~ED99 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 亲和力指数
亲和力指数(pD2):是指药物引起 50% 最大效应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
# 激动药
激动药(agonist):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依其内在活性的大小又分为完全激动药(α=1)和部分激动药(0<α<1)。前者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激动效应;后者仅产生部分激动效应,与完全激动药同时存在时产生拮抗作用。
# 拮抗药
拮抗药(antagonist):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没有内在活性(α=0),与受体作用后可以阻断内源性或外源性激动药的效应,从而发挥药理作用。
#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等。
# 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在患者用药之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外相互混合时,所起的物理或者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使药性发生变化,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应和安全性,故又称为物理化学性相互作用。
# 副作用
副作用(side reaction):是指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副作用时药物固有药理作用所产生的,是由于药物选择性低、作用广泛,可同时作用于不同的效应器官、细胞或受体所致。
# 后遗效应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是指在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低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
# 停药反应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机体对这些药物产生了适应性,若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易使机体的而调节功能失调而发生功能紊乱,病情或症状反跳、回升、疾病加重等现象,又称反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