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是外科学的简答题 I 练习噢


# 外科学 | 简答题 I

# 肿瘤的综合性治疗包括
  1. 肿瘤的外科治疗:外科治疗是用手术方法将肿瘤切除
  2. 肿瘤的化学治疗
  3. 肿瘤的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4. 生物治疗
  5. 中医中药治疗
# 肿瘤的概念及外科原则概念: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外科原则:

  1. 不切割原则:手术中不直接切割癌肿组织,由四周向中央解剖,一切操作均应在远离癌肿的正常组织中进行
  2. 整块切除原则:将原发病灶和所属区域淋巴结作连续性的整块切除,而不应将其分别切除
  3. 无瘤技术原则:手术中的任何操作均不接触肿瘤本身,包括局部的转移病灶,防止手术过程中肿瘤的种植和转移
# 肿瘤的预防
  1. 一级预防: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
  2.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恶性肿瘤
  3. 对症治疗以改善生存质量或延长生存时间,包括各种姑息治疗和对症治疗
# 癌症分期及治疗
  1. 恶性实体瘤 I 期者以手术治疗为主
  2. II 期以局部治疗为主,原发肿瘤切除或放疗,包括可能存在的转移灶的治疗,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
  3. III 期者采取综合治疗,手术前、后及术中放疗或化疗
  4. IV 期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对症治疗
# 烧伤深度的判定
  1. I° 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再生能力强,3-7 天脱屑痊愈,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
  2. 浅 II° 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创面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的上皮再生修复,如不感染,创面可于 1-2 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疤痕,但多数有色素沉着
  3. 深 II° 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残留部分网状层,深浅不尽一致,也可有水疱,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由于真皮层内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创面修复可赖其上皮增殖形成上皮小岛,如不感染,可融合修复,需 3-4 周,但常有瘢痕增生
  4. III° 烧伤:又称焦痂型烧伤。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创面白或焦黄,甚至碳化。硬如皮革,干燥,无渗液,发凉,针刺和拔毛无痛觉。可见粗大栓塞的树枝状血管网。创面修复赖于植皮或上皮自创缘健康皮肤生长。愈合后多形成瘢痕,且常造成畸形
#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依据
  1. 于密闭室内发生的烧伤
  2. 面颈和前胸部烧伤,特别口鼻周围深度烧伤
  3. 鼻毛烧焦,口唇肿胀,口腔。口咽部红肿有水疱或粘膜发白者
  4. 刺激性咳嗽,痰中有碳屑
  5. 声嘶、吞咽困难或疼痛
  6. 呼吸困难和哮鸣
  7.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道粘膜充血,水肿,粘膜苍白,坏死,剥脱等,是诊断吸入性损伤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
# 烧伤的现场急救和初期处理
  • 现场急救:
    1. 迅速去除致伤原因
    2. 妥善保护创面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4. 其他救治措施:严重大面积烧伤早期避免长途转送;安慰和鼓励病人,使其病情稳定
  • 初期处理:轻度烧伤主要为创面处理。中重度烧伤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 简要了解受伤史后,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主义有无吸入性损伤及其他合并伤
    2.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液防止休克
    3. 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比重、PH,并注意有无血红蛋白尿
    4. 清创和估算烧伤面积和深度
    5. 按烧伤面积深度制定第一个 24 小时输液计划
    6. 广泛大面积烧伤一般采用暴露疗法
#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并发症
  • 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和肺水肿多见
  • 心功能不全:心肌损害
  • 肾功能不全
  • 应激性溃疡
  • 脑水肿
# 烧伤全身性感染预防措施
  1. 及时积极的纠正休克,防治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维护机体的防御功能,保护肠粘膜的组织屏障,对防止感染有重要意义
  2. 正确处理创面
  3. 抗生素的应用和正确选择
  4. 其它综合措施:包括营养支持、水与电解质絮乱的纠正,脏器功能的维护等。
# 创伤并发症
  1. 感染
  2. 休克
  3. 脂肪栓塞综合征
  4. 应激性溃疡
  5. 凝血功能障碍
  6. 器官功能障碍
# 创伤愈合的影响因素:
  • 局部因素:
    1. 伤口感染:细菌感染可损害细胞和基质,导致局部炎症持久不易消退,甚至形成化脓性病症等,均不对合,且被新生细胞和基质连接阻隔,必然影响修复
    2. 局部血液障碍:使组织缺血缺氧,或由于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组织继发性损伤也不利于愈合。
  • 全身因素:
    1. 营养不良
    2. 大量使用细胞增生抑制剂
    3. 免疫功能低下
    4. 全身性严重并发症
# 创伤检查注意事项:
  1. 发现危重情况如窒息、大出血等,必须立即抢救
  2. 检查步骤尽量简洁,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可同时进行,检查动作必须谨慎轻巧,切勿因检查加重损伤
  3. 重视症状明显的部位,同时应仔细寻找隐蔽的损伤
  4. 接收批量伤员时,不可忽视异常安静的病人,因为有窒息深度休克或昏迷者不可能呼唤呻吟
  5. 一时难以诊断清楚的损伤,应在对症处理过程中密切观察,争取尽早确诊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