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交互的半套机制,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只研究一半:

  1. 研究一种供体细胞的病理过程,说明这种病理过程中会释放某个循环分子,这个分子可以作为疾病的 Biomarker
  2. 先提出发现了一个分子伴随疾病的发生有特异性表达增高的现象(一般是研究增高,致病因素),先说明这个分子可以作为 Biomarker ,然后研究某一种受体细胞接受了这个信号分子之后发生与疾病相关的表型过程。

上述能比较好的在临床资源中筛选到。


# 半套研究模式

量力而行。低分的文章没有必要执着于跟主变量关系相对远的机制细节。

  • 蛋白修饰:忽视上游激酶
  • DNA 甲基化:忽视上游甲基化酶
  • RNA 修饰
  • ……

# 套路步骤

# 主角依然是变量,只是从常规分子类型拓展到了循环分子类型。

# Biomarker 研究

  • 数据支持
    • 疾病诊断?
    • 预后评估?
    • 判断疗效?
  • 联系方法
    • 三表一图
      • 基线表
      • 单因素表
      • 多因素表
      • 预后生存曲线图
    • ROC 曲线图 - 诊断意义
      • 表征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与传统的策略相比诊断效能如何
      • 诊断 cut off

# 半套细胞交互步骤

  1. 针对主变量分子的相关性分析
    • 自己收集样本进行筛选
    • 别人的高通量数据进行二次挖掘
  2. 确定交互的细胞与交互形式
    • 交互细胞
      • 回答主变量从哪里来,做供体细胞分泌主变量的机制
      • 回答主变量的具体生物学效应,做受体细胞接受主变量调控的具体机制
    • 交互形式
      • 供体细胞主动分泌?
      • 供体细胞破裂?
      • 受体细胞膜上接收信号?
      • 受体细胞内吞接收信号?
  3. 验证主变量与表型的关系
    • 上游:验证表型出现与主变量释放的关联
    • 下游:验证主变量被受体细胞接收与表型获得 Gain of function 之间的关联
  4. 机制环节 - 二元关系
    • 间接
      • 找通路
      • 检测明星分子
      • Rescue
    • 直接
      • 分子类型 → 归类分子交互模式
      • 验证直接结合
      • 验证结合位点
更新于